2011年10月3日 晚
不管是进修心理学系的,或者是进修辅导系的,
这十多位前辈的理论学是一门免不了的课。
当然,在学习这些理论的当儿,我们都需要知道前辈
理论的背景与发展史,前辈对人性的观点,哲学观,核心理论等等。
学习过程的苦莫非是要背进脑子里这理论的一切,
但是有趣的是从这十多位前辈的理论学里,
每位前辈对人性观点真的可令人深思。
在进行实习的时候,我们至少都要掌握一个理论,
因为需要利用理论作为根据,不能偏离这些理论的核心。
这些这里我比较擅长的理论还是理性情绪行为治療
(REBT;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
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思维)方式,以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
理性情绪行为治療法是艾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在1950年代所发展的人格理论。
ABC理论是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核心理论,
其主要观点是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
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
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BELIEFS);
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是外部事件A直接引起; 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但理性情绪行为治疗不这样看。
ABC原理指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
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有的想念、信念、看法、解释,
即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个熟人,但对方没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注意我们。就算是看到了我们而没有理睬我们,可能是有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不想理睬我,就是看不起我,他凭什么这样对待我?”这样他们两个人的情绪及行为反映就会不同,前者可能无所谓,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后者就可能怒气冲冲,以致于无法平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诱发事件,不同的观念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
如果B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C也就是适应的;
否则,非理性的信念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Ellis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情绪困扰的11类非理性信念,它们是:
(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的人,尤其是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作出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5)不愉快的事总是由外在环境的因素引起,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
(7)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随时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而强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的好些
(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11)对人生中的某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人找不到
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看来,以上的11类非理性信念真的值得深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