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4 July 2019

爱心



1、一个记者的纯真与良善——张朝岑  
他出生在鲁山县尧山镇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的相继离世,让他过早地品尝到生活的艰辛。一 座低矮的茅草屋,就是他的容身之所,每逢阴雨连绵,屋内四处漏雨。然而,年仅 18 岁的他,却做 出了让村里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完成父亲未竟的心愿,掀掉茅屋盖瓦房。这在今天听来,无异于 痴人说梦,却是发生在上世纪 80 年代农村的真实故事。   那年夏天,炼狱般的苦力拷打着他的身心,摔泥巴,做砖瓦坯,累得他几近虚脱。随后,他用 了两个多月时间,上山砍柴凑足烧瓦的燃料,借用生产队的老窑烧制砖瓦。第二年春天,他又跑到 很远的深山里,截下 200 余根建房用的椽子,用孱弱的肩膀将它们扛回村庄。在乡亲们的帮助下, 赶在寒潮来袭前盖起了三间新瓦房,他跪倒在父亲坟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因为家境贫寒,他勉强读完高中。学业中断后,想到未知的将来,他心中一片茫然。这时,邻 居家的收录机里播放着路遥的长篇小说《人生》,高加林的故事点燃了他的文学梦。昏黄的桐油灯下, 他静下心来,从书本里摄取力量。他纸笔不离身,有空就坐下来写,稿子一篇篇投出去,却都石沉 大海。这时,对写作几近痴迷的他,遇到了一位文学老师,在他的辅导下,他终于凭借不懈的努力, 稿件渐渐见诸报端。随着发稿量的不断增大,他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在老师的推荐与引领下,他成为了县广播局的临时工作人员。对于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他拿 出拼命三郎的劲头,不畏艰难风险,深入新闻现场。仅用了两年时间,他就因工作突出被破格录用 为正式记者。随后的几年,他成为了县广播局对外发稿最多的记者,并有几十篇新闻作品相继获奖。   作为一名行走在社会前沿的新闻工作者,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生活在底层的人,面对那一双双充 满渴求的目光,他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因为梦过你的梦,因为痛过你的痛,他更能理解他们内心 的无奈。想到自己一路走来,曾有多少双手拉着他、推着他,引领他走上逐梦之旅。他暗下决心, 要用行动回馈社会,尽量去帮助他人。   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近 40 名学生,让那些贫寒的学子,延续着他们的求学梦。他用新 闻扶贫的方式,改写了画眉谷一个村庄的命运。他跟许许多多志愿者一起,奔赴冰雪、地震的灾害 现场„„然而,许多人知道他的名字,却是因为他与贵州水窖的情缘。   2005 年春天,他被徐本禹义务支教的事迹感动,第一次登上贵州这片贫脊的土地。这次高原的 灵魂之旅,让他与贵州结下不解之缘。贵州严酷的生存条件,村民沿着崎岖山路背水的身影,无不 敲击着他的心灵。他捐出自己多年积攒的稿费 2.4 万元,帮助村民建造了 30 座水窖,随后在他的影 响和感召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仁爱之手,出资捐建了 167 座“河南水窖”。他的善举在当地引起 广泛关注,更多人积极参与这项公益活动,截至目前,由他发起援建的“河南水窖”已达 1080 座。   他的事迹传遍中原大地,受到网友的热情追捧,他就是获得河南省十佳记者、河南省十大爱心 人物等荣誉的张朝岑。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已是华发早生,身体每况愈下。然而,他始终听从内心 的召唤,义无返顾地行走在慈善的道路上,用爱点亮自己温暖他人。   他用一句话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信念:既然上苍赋予我做人的属性,架构这一撇一捺的工程,就 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困苦,依然固守内心的纯真与良善,只为写好一个“人” 字,让每个瞬间都焕发生命的光彩。
 
244 份爱心晚报——李晓华  
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连续五年评选他为中国最富有的企业家。人们关注最多的,是他在马来西亚 辉煌的发迹史。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情义和传奇经历,源于 44 份带着一个普通人爱心的晚报。         1990 年,一位喜欢冒险的中国青年来到马来西亚。来这之前,青年已经身家过亿。他打听到,这儿发现了一个大型油气田,准备修一条高级公路。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则会带来公路两边的土地 大幅度升值。经过仔细分析之后,青年做出了一生中最冒险的一个决定:利用所有资产担保向银行贷款,拿到公路两边土地的开发权。    4 个多月过去了,油气田的立项依然没有结果。青年如坐针毡。这时候,他手间的盘缠已经所 剩无几,住所由五星级酒店搬到四星级,再到三星级,最后连旅馆也住不起了。为了省钱,他打算 租用旅馆的一个小仓库,每天只吃最便宜的盒饭,再找机会偷偷溜到旅馆的大厅里看当天的晚报。    仓库的管理员是一位老华侨,看到他的处境,非常同情,不仅免了他租仓库的钱,每天还将自 己订的一份晚报带给他看。这样的日子一晃过了 44 天,青年的心也一天天走向绝望,连自杀的想法 也有了。那天,青年意外地得知老华侨并不识字,这 44 份晚报是特意为他买的,顿时心里一热,仿 佛看到一线温暖的光,将自己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晚上,他认真地翻看着报纸,其中一条消息 让他兴奋得差点没背过气去:油气田立项了!随后,在一周之内,青年所买的土地价格翻了一番,他 的生活一下子由地狱又回到天堂。   暴富后的青年第一个想到的是老华侨,他准备了一只信封,里面是一套当地最高档别墅的钥匙。 当他把信封交到老华侨手里的时候,老华侨摇摇头:“我只是给你买了 44 天的报纸,为什么值得你 送这样的大礼呢?”青年说:“那 44 份晚报,是我一生中得到的最珍贵的帮助和关怀,就凭你的爱 心,你有资格得到它。”老华侨依然摇摇头:“谢谢你的好意,我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不想去 住那种地方。真正值得你报答的,也不是我,而是帮助你的这个社会呀。”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被誉为“情义商人”的李晓华,他成了中国最有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之一。

3、“乞丐”存钱行善——欧文·科里  
80 岁那年,他当起了乞丐,常徘徊在纽约曼哈顿街头行乞。只见他衣衫褴褛、胡子拉碴,头戴 一项上面写有“山姆大叔是个大恶霸”的鸭舌帽,帽子边缘露出的白发乱蓬蓬的。他的身体很瘦弱, 似乎弱不禁风。加之浑身脏兮兮的他来回游荡,一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样子,活脱脱一个专业乞丐。   他乞讨的方式很独特,只向过往的司机讨要零钱,讨完之后会免费送给司机一份自己买来的报 纸。每次讨要,他都是笑眯眯的,态度非常温和,还时常与司机开玩笑,完后从不忘幽默地与“施 舍”给他零钱的司机说再见,颇有喜剧色彩。司机见他慈祥、和善、风趣,还不乏幽默感,也都会 慷慨解囊,从不让他空手而归。   虽然讨到的都是硬币,但一天下来收入还是很可观,一般每天都能讨到 100 美元左右,运气好 的时候能讨到 250 美元。白天讨到的钱,他利用晚上的时间整理出来,一摞一摞、一包一包地包装 好,然后存放起来。   现在,他已经 97 岁了,17 年来,他从没间断乞丐生涯,讨到了不少钱。然而,他没有花掉一 分讨来的钱。每当积攒到一定的数额,他就捐献给一个为古巴儿童购买医疗用品的慈善机构。17 年 来,他把辛辛苦苦讨到的所有的钱都捐给了这个慈善机构。   其实,他并不缺钱,他的居所是 350 万美元的豪宅。他也并不是乞丐,他之所以 17 年如一日装 扮成乞丐沿街行乞,完全是为了慈善。迄今,虽然已经 97 岁高龄,但他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停止,同 时,他的“乞丐”生涯也没有停止。他说:“我只是想帮助他人。”   他的名字叫欧文·科里,是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被人称为“老戏骨”,还曾被誉为“世界上 最具权威的人”。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最著名的“乞丐”。 

4、慈善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罗希尼·尼莱卡尼    
她是印度一名普通的女性,和所有女性一样,工作,结婚,生子,过着平静简单的生活。她做 梦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令人羡慕的女富豪。    那一年,丈夫和 6 个朋友一起创立了一家 IT 公司,事业刚刚起步,资金缺乏,于是,她拿出自 己所有的积蓄支持丈夫。钱并不多,只有 1 万卢比,可是数年后,这家公司发展成为印度第二大 IT 企业,虽然她只有 1.41%的股份,分红却多得让人惊讶。    面对从天而降的财富,她有些忐忑不安,要这么多钱做什么呢?她考察了许多投资项目,始终 都不满意。那天,她随朋友到一个偏远的山村去考察,在黄沙漫天的土路上,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 趴在地上,头紧紧地挨在一起,嘴里念念有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从汽车里下来,走到那群孩 子中间,原来,他们正围在一起看一本书。那本书破烂不堪,还有很多缺页,一看就是从垃圾堆里 淘出来的,可是几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中,仿佛捧着稀世珍宝。那一刻,她一阵心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后来,她了解到印度有 3 亿儿童,大多数孩子一生中读过的书只有课本,课外读物对他们来说, 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接受过高等教育、当过记者的她明白,有时候,一本书就能改变 一个人的命运,没有书籍相伴的人生实在太过荒芜。身为母亲,她希望每个孩子的人生都五彩缤纷。    她毅然拿出自己的巨款,创办了普拉塔姆图书出版社。为了方便更多的孩子看书,看得起书, 出版社一直在不断创新。他们创造性地推出了卡片故事书, 数层厚纸片折叠起来就成了一本书,卡 片书便于存放和分享,孩子们可以彼此换着读,而且定价只有 2.5 卢比。随后,他们又推出了小巧 便宜,可以随身携带的口袋书。    这些书一上市便大受欢迎,为了让图书流通渠道更通畅,出版社积极寻求与政府和私人机构合 作。出版社一直追求零利润,日常开支全靠人们捐助,只一心一意出版更多更好更便宜的书。很多 人被她的善举所感动,纷纷伸出友谊之手,把低廉的图书送到更多的孩子手中。她不但成功说服政 府向 7 万多所公立学校提供预算支持,让学校购买普拉塔姆图书,还成功说服了日用品行业巨头, 让它的销售员在挨家挨户上门兜售香皂的同时,也把普拉塔姆图书捎上。    这一系列举措让普拉塔姆出版社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不但捐助源源不断,还有 许多知名儿童作家主动找到出版社,要求与他们合作。有了这些优秀作家的加盟,普拉塔姆图书的 质量和影响力又上了一层楼。    成立 8 年来,普拉塔姆出版社出版书目 225 种,数量超过 1000 万册,出版语言包括英语、印地 语、马拉地语、泰卢固语等 11 种语言,使 2500 多万名印度儿童受惠,很多孩子因此得到了他们人 生中的第一本故事书。她的善举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2010 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将她列入全球 48 位慈善英雄榜。    她叫罗希尼·尼莱卡尼。当初创办出版社,完全出于内心的善意,没想到,她的善良感染着身 边的每一个人,让一个又一个的人伸出了善意之手。于是,一份慈善事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惠 及了越来越多的孩子,也让她站在了人生的顶峰。 

5、郎朗:让音乐与慈善结合  
钢琴家郎朗有着许多耀眼的头衔,不过他特别珍惜这两个:   2004 5 20 日,郎朗在纽约被委任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成为第一位担任此 职的钢琴家。2005 10 9 日,华盛顿举办“中国文化年”期间,郎朗应布什总统邀请,在白宫 举办专场独奏会。布什总统向他授予“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号。     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贝拉米在宣布这项任命时说:“郎朗是儿童基金会最年轻的亲善大使。邀 请郎朗担任亲善大使,是因为他具有与听众做心灵交流的独特能力,并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增加 古典音乐的青少年听众。”郎朗对于慈善的头衔深深感激:“音乐就像一种语言,世界的语言,它 将人们彼此相连,也连接着彼此心灵的感应。我认为接近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为他们演奏音乐,用 音乐打开他们的耳朵和心灵。” 

6、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裴斯泰洛齐是 19 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 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 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早年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放弃神学研究,38 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让学童 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 等权利。这项计划最后终于失败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由于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就 转而从事写作。   1798 的,瑞士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海尔维第(瑞士)共和国。在斯坦兹城,由于贵族 和天主教教士的煽动,爆发了农民暴动,政府从法国借兵进行镇压,受到顽强抵抗。法军大肆烧杀, 祸及无辜,斯坦兹城遭到空前的浩劫,留下了 111 个老人和 169 个孤儿,还有 237 个儿童无家可归。   新政府决定在斯坦兹成立孤儿院,裴斯泰洛齐谢绝了友人所荐的高官厚禄,于 12 5 日毅然接 受了政府的委托,负责孤儿院工作。当时他很兴奋,说道:“我为实现我一生的梦想,不惜牺牲一
切,我的热情达到了那样的程度,几乎可以说:只要让我开始工作,即使在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上, 没有火、没有水的地方,都是可以的。”   裴斯泰洛齐到斯坦兹以后,把修道院改成孤儿院,收容了 80 个(此数由政府规定)孤儿,这些 孤儿“大部分患有严重的疥癣,无法行走,头上长满溃烂的脓疮,身上穿着生满虱子的破烂衣服。 个个面黄肌瘦,牙齿暴露,深锁愁眉,并以猜疑的目光望着人。头额上的皱纹充分表现了他们饱经 忧患与疑虑的生涯。有的养成虚伪等恶习,难以纠正;有的受悲惨环境的折磨,虽然表面意志坚定, 却猜疑、冷酷、胆怯„„懂得 ABC 的,十个中无法找到一个。”面对贫儿的这般境况,一般人早 就会望而却步;裴斯泰洛齐却迎难而上,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除雇用一名妇女做饭以外,裴斯泰洛齐承担了孤儿院的一切工作。像慈父一样,他以极大的耐 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孤儿。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 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他 们不知有世界、有斯坦兹,只知道跟我形影不离。他们的饮食就是我的饮食。我没有家园、没有朋 友、没有仆人,只有他们„„,晚上我最后一个就寝,睡在他们中间,陪他们祈祷、读书,一直到 他们睡着;早上我最早起床,替他们换洗脏衣服,并给他们洗涤身上的污垢。”   这位慈父以孤儿院为家,视孤儿们为亲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他充分发扬民主,培养孤儿们 的道德习惯,并提高他们读、写、算的能力。   战乱再次降临了。1799 6 8 日孤儿院被迫关闭(被法军征为野战医院)。裴斯泰洛齐为此 声泪俱下,但无济于事。他因伤心与劳累过度,以致吐血。   裴斯泰洛齐在功成名就、成为世界名人之时,竟不顾高官厚禄的诱惑,以其崇高的品质,把整 个心灵和爱心都献给了孤儿,为贫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这种无私的情怀,这种伟大的精神是常 人无法理解的。 

7、老舍帮助盲人谋生的故事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庙宇,里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讨、卖艺为生的盲人,将近 40 名。但当时全国刚解放不久,人们的生活都不宽裕,连养家糊口都很不易,更别说有能力去接济 他们了,因此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情。    每次一经过“瞎子庙”,他的心便隐隐作痛,想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但他也 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简单的几次接济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根本生存问题,必须得给 他们提供一份足以谋生的活计。    于是,他不顾外人的反对,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开始每天往返于家中 与“瞎子庙”之间,把这些盲人都组织起来,并自掏腰包买了多件乐器,将其中那些会吹拉弹唱的, 组成了一个乐团进行集中培训,给予合奏配合上的种种指导。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他还要熬 夜为乐团写歌,编排适合他们演奏的曲目。等这一切完成后,他又忙着联系演出单位和场所,并说 服对方给予一定的演出报酬„„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才艺和特长的盲人,他则通过各种关系,不惜 降低身份到处求爹爹拜奶奶,最终靠着自己的“面子”和关系,把他们一个个安排进周边的橡胶厂、 皮革厂、印刷厂和服装厂里。为此,他都跑烂了好几双布鞋。    好在他的努力和奔走有了成效,“瞎子庙”里几乎每个盲人都有了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 因为有了稳定的收入,很多盲人的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巨变,先后搬出了原先那个破旧的庙宇,住进 街上条件更好的房子里,“瞎子庙”也从此被废弃。    这之后,每天晚上,当他下班从街上路过时,住在街上的盲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 点亮屋内的灯,然后站到各自的大门口前,只为跟他打个招呼,问声好,为他照亮门前的那段路, 如同迎接自己的亲人归来一般。而这几乎成了那条街上一道不变的温馨风景线,一直持续到他去世 的那一天,从未错过一次。盲人们都说,那是因为他们能听出他的脚步声。    他便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盲人们听出的那一声声脚步声名叫“善”。 

8、这是最好的消息——罗伯特·德·温森多  
罗伯特·德·温森多是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他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有一次温森多赢得 了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走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 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 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说:“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 孩子早日康复。”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 前一周是不是遇到了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多森点了点头,说有这么一回事,又问:“到底怎么啦?”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那个女子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 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你让人给骗了!”   “你是说根本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然后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