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September 2019

第25课 报纸的言论


1  自古以来,政治演进必须经历哪些途径?          (3分)帝王政治 ,议会政治,舆论政治。
2  何谓的舆论政治?                  (4分)体现民主精神 ,反映政治道德。
3  健全的舆论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4分) -动机要纯洁,不成为喉舌。
-见识卓越 ,敏锐观察。
-文采畅达,针针见血。
-胆色非凡,惧使命感。

4  试分析以下在文中的词句
A “则只有藏诸名山。”                (3分)
没有发表的言论。

B  在今日奢言“舆论政治”未免太痴 !中的“太痴”      (3分)
太天真 / 太单纯

C论说所褒,便可登台;论说所贬,只好下野。          (3分)
执政  , 失去政权

5  法律的存在与舆论自由是否有抵触? 为什么?         (6分)
法律的存在与舆论自由是无抵触的。(1分)舆论虽以自由为前提,但是必须要以法律来制衡,(2分)以免人们以舆论自由来犯法或破坏社会治安,危害。(1分—)因为,法律的制定是起了保障与限制的作用。(2分)

6  为何有些国家没有舆论自由?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6分)
有些国家没有舆论自由是因为这些国家对自己的政治没有自信,得不到民心。(2分)
其后果会引起人们的愤郁,民间在高压手段之下被屈服忍受,,一旦警察力量不足以维持治安,将造成恐怖时代,危及国家与政权。(4分)

7  分析以下的修辞手法。
A 论说所褒,便可登台;论说所贬,只好下也。        (2分)
     对比
  B 私的爱憎,私的利害,私的信仰 。            (2分)
    排比
C 只以大公为好,便私为坏。              (2分)
  仿拟 / 对比

第24课 父亲 吾爱



1.根据本文,试写出可显示父亲对儿子的爱的细节。           (6 分)
父亲为孙子和儿媳妇寄上圣诞节礼物;父亲欣然接受儿子不能探访他的理由;父亲偶尔会给儿子打个电话或寄封短信。

2.文中第二、三段提到儿子决定带妻儿去看父亲,父亲的回信令他难掩兴奋之情,什么原因使他潜意识地不断延缓与父亲见面的日期?             (3 分)
父亲的知识水平不高;

3. 在什么情况下,文中的儿子无法在父亲生前探望父亲?         (4 分)
他的女儿得去参加一个训练营; 他上司的太太得动手术,他必须代上司上班。

4.他整个人瘫倒在我的怀里,一面啜泣,一面说:“我早就该来了,不应该让他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去。” 上述句子显示作者何种心情?          ( 3分)
   后悔、懊恼

5. 试写出作者和那名儿子的身份。               (2 分)
 殡仪馆经营者的儿子 及律师。

6.本文使用什么叙述手法?                 ( 2 分 )
 插叙

7.试写出上文的主旨。                   ( 4 分)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碰到一个人的故事来说明尽孝要及时,免得后悔莫及。

6.试从文中第二段找出两个动宾短语。             ( 2 分)
探访父亲、载全家人、写下来封短信、怀着喜忧参半的复杂心情、丢进邮筒、斟酌了紧凑的既定工作计划表

7.“恰巧,那个营队的集训在学期结束之后的那三个星期开始“。
 试找出上文中的谓语。                   ( 2 分)
  开始

8.“他对父亲的知识程度感到有点难堪,开始犹豫着是否真的要按照既定的行程去见父亲。                       上述句子属于哪一种复句类型?                 ( 2 分)
  承接复句

第23课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武陵人的职业是什么?                                          (2分)
渔夫

2.最初,他所看到的桃花林有什么特点?                            (4分)
  桃花林夹在岸的两边,当中没有其他杂树,草芬芳翠绿,落花缤纷繁杂。

3.试描述武陵人进入桃花源后所看到的三种情景。                      (6分)
1.  –土地平坦宽广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房屋整齐                           -鸡鸣狗叫的声音此起彼落
-有肥沃的田地                      -村里的人耕种劳作
-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        -男女穿戴跟外边的人相似
  (任何3个)

4.当武陵人要离开桃花源时,住在里面的人对他说了什么?            (3分)
   不要跟外人说有桃花源这地方。

5.试翻译成白话: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分)
 其他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都拿出酒,食物招待他。
b)后遂无问津者。                                                (2分)
后来就没有问路的人了



第22课 浮云



1.  用一句话形容第一段中所描写的云。            (2分)
恃宠生娇

2.  从哪里看得出浮云的想象力很丰富?            (4分)
-她把拖拉机和汽车想象成小玩具,  -田野想象成棋盘,
-不整齐的块块想象成七巧板,    -河流想象成她图画草稿,
-房屋想象成火材盒水池想象成镜子,  -果树丛想象成绒线团,
-小孩想象成玩偶。  (任何2个)

3.  试从第七段中说明浮云的态度。              (3分)
喜欢拖延怠惰,爱找借口。

4.  为什么浮云会产生不安的感觉?              (4分)
- 她听到老哲学家对她的批评。
-在她听到小女孩的哭诉后。

5.  浮云为什么会颤抖?                (3分)
因为它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

6.  当其他许多小云朵向浮云靠拢时她产生什么想法?        (3 分)
她想要为人们做点事。

7.  浮云最终从老哲学家哪领悟了什么?            (3分)
生命的意义是要对人们有用处。

8.  试写出浮云个性中三次明显的转变。            (6分)
开始是飘忽不定,无所事事,接着观察、学习、反思,后来变得谦虚温和。

9.  这篇文章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2分)
拟人



第21 课 :学问与游历



1  作者以哪两种事物来比喻想要得到真实的知识,就必须游历,否则就是闭门读书,没有实际见闻?                  (4分)
坐井观天 ,夏虫语冰。

2  为什么单靠书本无法获得真实的知识?           (4分)
因为单靠书本不如观察来的真切,靠游历能够结合研究和试验,并能互相启发。


3  试举出本文的论据?                (4分)
-本文的论据是苏东坡月夜泛舟,才能解开石钟的道理。
-赵武王化装入秦,才明白邻国的情况。
-盲人摸烛。


4  本文的最后一段阐明了学问与游历有何关系?        (4分)
说明学问与游历是相辅相成的,(1分)但是一个人必须先要有学问的基础,才结合游历,
寻求真相。(3分)

第 20课 古诗二首


第 20课   古诗二首

《行行重行行》
1  为何作者重复用了“行行”?             (3 分)
表示对丈夫的不舍 /对丈夫的眷恋
2  为什么作者会说:“ 会面安可知”?          (3分
 
因为她与她的夫君相距万里/在天涯,加上道路险阻又漫长
               
   3  这首诗表达了何种的愁绪?               (3 分)
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离家远行的夫君的思念之情。

  4  试把此句翻译为白话文。                (3分)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对你的思念之情使我日渐苍老,不知觉间岁暮将近。

 5 从诗句中找出对偶句。                  (2分)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6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诗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2分)
  比喻


《饮马长城谣》
1  根据作者的叙述,梦中的情景和实况有何差别?         (4分)
作者在梦见想念的人在身旁,而实际情况那人在遥远的地方。
2  作者应用了哪些意象来说明倦鸟知归的情形?           (2 分)
枯桑与海水                 
3  试写出此诗的主旨。                (3分)

这是一首相思诗,写出闺房妇对久征在外的丈夫日夜思念。

4  作者“长跪读素书”后,是欢喜还是更忧愁?试加以说明。      (4分)

忧愁(1)——因为丈夫在信里没有提到归期,只叫她多保重身体及表示对她的思念,却没提起她最关心的事,就是几时回来团聚。她想丈夫有可能在长城服役时永远回不来了,所以更加悲伤忧虑。-(3)

欢喜(2)———因为即使丈夫暂时不能回来,也最少托人带回来了讯息不只还活着,还表达了对她的思念,叫她多照顾自己的身体,还在信里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思念。-(3)

5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试把上句译为白话。                  ( 4分)
别人回到家里只顾自家欢聚,  谁肯来嘘一声寒问一声暖!

6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有什么字和“青青”及“绵绵”同义?[2分]
绿绿,长长     或     葱葱,细细

第19课 家庭与事业 孟瑶

 

1  女性最感困惑的问题是什么?                (3 分)
是家庭与事业如何兼顾。

2  “极端派”的女性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与选择?            (4 分) 
她们对这个问题早有成见,以为二者绝对不能并存。于是大部分人放弃了事业,
回到家庭;小部分人牺牲了家庭,投身于事业。

3  为什么“屈服派”的女性需要再教育?              (3 分)
因为她们向命运投降,安于现状,受传统影响太深。

4  家庭与事业,女性要如何二者兼得?              (3 分)
关键在于慎重择偶,努力于学问与技能的训练。

5  今日女性,应该怎么做,以待将来负起国家社会给予的使命?        (4 分)
应该努力于学问与技能的训练/努力工作,同时不断充实自己。

6  以下句子各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大部分人放弃了事业,回到家庭;小部分人牺牲了家庭,投身于事业。    (2 分)
对比

b.  社会上每一个职业领域都在向你招着欢迎之手。          (2 分)
比拟

7  她们既屈服于命运,因此也能安于现状。这句子属于哪一种复句?      (2 分)
因果复句

第18课 美术与人生 丰子恺


1.  自然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如何支配人的心?试举两个例子说明。      [4分]
秋月的美能使人心沉静;人在晴天格外高兴,在阴天就显得懒洋洋的。
山乡的居民大都忠厚,水乡的居民大都活泼。

2.  什么是美术?美术可分为哪几类?              [5分]
美术是用人工巧妙地配合形状、色彩的艺术。(2分)
美术可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大类。(3分)


3.  (a)  写出“阒然”的汉语拼音              [2分]    qù rán
(b)  试解释“统治”的意思。              [3分]
  支配 / 控制 / 全部支配

4.  作者认为在厅堂应挂怎样的画?效果怎样?          [5 分]
作者认为在厅堂应挂上山水图,(1分)它能让满堂的人愈感庄重,尤其是挂上墨绘的山水图,能让诸人心中共起壮丽之感;(2分)
若是挂上金碧的花蝶图,能让诸人心中共起优美之感。(2分)

5.  文章第三至第五段用了什么说明方式?主要说明什么?      [3分]
举例说明。(1分)说明美术与人生关系密切 / 美术的亲和力对人心的影响(2分)

6.  为什么古代帝王的宫殿都是富丽堂皇的?             [3分]
古代帝王的宫殿都是富丽堂皇的,那是为了使臣民瞻望九重城阙,自然心生惶恐。

7.  作者认为建筑隆盛的时代,国民文化必然繁荣,试举一例说明。    [3分]
希腊黄金时代有极精美的神殿建筑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有极伟大的神殿建筑

8.  下面的句子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分]
(a)  配合在平面上的是绘画,配合在立体上的是雕塑,配合在使用上的是建筑。
排比

(b)  帝王的宫殿,必极富丽堂皇,使臣民瞻望九重城阙,自然心生惶恐。宗教的寺院,必极高大雄壮,使僧众参谒大雄宝殿,自然稽首归心。
  对偶

9.  作者认为埃及人民的绝对服从的精神,多半是“斯芬克司”这座大石雕的暗示力所养成的。你赞成他的看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6分]

第17课 黄生借书记


1.  为什么作者说“书非借不能读”?            ( 3分 )
因借来的书才会珍惜,才会促使人去阅读。

2.  试说明课文中的第二段所要表达的感情思想。          ( 3分)
愤慨/为家贫的读书的青年鸣不平。

3.  试说明本文的主旨。                ( 5分 )
本文通过作者年少借书之苦来说明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的道理,(2分)
并进一步的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向学 /
来勉励黄生勤奋读书 ,珍惜读书的机会,发愤攻读。(3分) 

4.  “若业为我所有,必高束焉”,试用一句成语来概括。      ( 2分)
  束之高阁

5.  为什么儿子与孙子会把祖辈的收藏品丢掉?          ( 4分)
因不是自己的东西而不懂得珍惜。

6.  试将下列的文字翻译为现代文。
  a.  余   幼    好 书,家 贫 难 致            ( 2分 )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

  b.  姑   俟  异  日  观  云  尔            ( 2分 )
  暂且等改日再看吧。

C 惟  予  之  公  书  与  张  氏  之  吝  书,若  不  相  类。  ( 2分 )
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

第16课 声音的联想



1文中说明了多少种的声音?              (6分)
  鸟声 、鸡啼 、流水声 、海潮声、机器声、音乐会

2为什么作者认为麻雀的哨音,可胜读修身养性的书篇?        (4分)
  因为这种声音能在片刻的宁静中 ,让人感受到回归自然,。

3 作者认为怎样的世界才是人应该要向往的世界?          (3分)
  生活节奏慢,生活简朴 ,生活空间宽敞

4 生活在大自然中,对人有何益处?               (4分)
  了解生命的真谛,人会谦虚,寻回自己的本性,不会将自己逼得紧绷

5 依据文本解释以下的文句:
a“丢弃物质的征逐”                  (3分)
   不再追求物质的享受
B 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            (3分)
  放下一切琐碎的事情

6 作者听了海潮的声音,有何感悟?              (4分)
作者发现世间的烦恼会消失,心情也平静,没有迷惑,没有恼怒 ,学会放下一切

7  作者对非自然界的声音有何看法?               ( 4分)
   作者认为那是属于机器的世界,它让人觉得虚伪、造作 、没有美感、商业化

8 分析本文的修辞手法?
排比 : 时而一点一点,……时而合鸣
排比 :如水晶 ……如琉璃
反复 :跳过来,滑过去,又跳过来,又滑过
       去
排比 :俗世纷争 ,名心利欲,得失忧患
排比 :它们嘈杂、吵闹……造作
排比 :缓慢的拍子……飘逸的想象
排比 :在那样的生活里,人才是属于自然……才可以找回自己
  排比:在那亲切的泥土……清洁的泉水
引用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对偶:抛开征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
      的怡然
排比 / 反复 :一切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
       远 ,……得失恐惧,也随清泉流远
比喻: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比拟 :述说着天地创造……人海沧桑的声音
排比:低沉的……雄浑的
排比:所执着……索牵恋

第15课 在生活中培养毅力



1  试说明毅力的阻挠是什么?              (4分)

来自外部的障碍,如时间有限。
来自内心的阻挠,如能下定决心。

2  本文举出居里夫人、贝多芬等人的事故有意何在?        (3分)
      说明有刚毅意志的人,最后一定会达成目标的。

3   说出本文的论点 。                (3分)
说明人的毅力是可以在生活中培养与锻炼的。

4  本文提及哪些培养毅力的方法。              (4分)
- 善于利用各种条件排除外在的困难。
-学习自我控制。
-安排好生活,有计划进行。
- 让朋友给你鼓励、督促、批评。 (任何两个)

5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举例?             (6分)
  - 例证法 :举出鲁迅例子说明韧性的精神。
  - 例证法 :居里夫人 、贝多芬例子说明刚毅成功的例子。
  - 喻证法 :正如生铁不可能一锤就炼成钢一样。 (任何两个)
 
“经受得起小风浪的人,才能够逐步成为能够战胜任何风浪的船夫。”
6a 文句中的“经受得起小风浪的人”是指哪一类的人?         (3分)
  坚持不懈/受得起打击的人 / 不放弃的人
6b  文句中的“船夫”又是指谁?              (3分)
  成功的人 / 有成就的人

第14课 沈云英传 夏之蓉

第14课  沈云英传    夏之蓉

1  沈至绪将军在道州做守备时,发生了什么事故?          (4分)
 反贼张献忠势力扩张,连破数城,围困道州,(2份) 沈至绪将军亲自领兵迎战,结果不幸
 战死沙场。(2分)

2.沈云英与敌军作战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什么?             (3分)   
  为报父仇 

3.讲述其中一项沈云英怎样激励人民奋勇抗战的经过?        (6分)
  -沈云英采用激将法心理战术,先是指出反贼乃是乌合之众,毫不足畏,增加民众信心。 
  -强调身为女子,也不愿与众贼共生,激励人民奋勇死战保全道州。
  -与其向众贼求饶,看着妻子儿女成为俘虏,不如拼死一战,还有一线生机。

4  试述沈云英勇士击退军队的过程。              (5 分)
-  沈云英亲自率军出战,披上战袍骑马众 ,冲出城门 。(2分)
-  民众举着木棍尾随其后,(1)
-  众贼在被偷袭 ,一时阵脚大乱,贼慌马乱,争相逃命, 不战而败(2)

5“云英披着盔甲,骑着马冲出去……”  从上述句子可看出沈云英的为人如何  (3分)
   刚强/英勇/坚毅/视死如归的精神

7  人民如何纪念沈云英?                  (3分)
-  在麻滩建立了祠庙祭祀沈云英,常年香火不断。

8  作者对沈云英有什么不同的评述?              (6 分)
作者认为沈云英虽是一个女流之辈,但一样英勇精悍,为伸张正义(2分),激发高昂战斗士气,一挫反贼锐气,(2分)比起当时苟且偷生、屈膝求降男子更值得令人激赏钦佩。(2分)         
9.“乱世阴阳之道”中的阴阳指什么?             (3分)             
 女性与男性的气质       
         
10.“虽匹妇犹然欤”中的“匹”是什么意 思?          (2分)
平凡 

11  沈云英这位女英雄足以比得上众位驰骋沙场的男将士 。
试用一句熟语来形容这位奇女子。              (2分)
巾帼不让须眉   

11.试翻译下列的句子
    “时贼所过城,率不战下”                (3 分)
 当时 狂贼所经过的城市,大都 不用 攻打就沦陷了。

第13课 人生的第一个问题

第13课    人生的第一个问题

1.  小时候,作者有什么奇怪的想法?            (3分)
小时候,作者有个奇怪的想法,那就是美丽的应该无限制地生,没出生的让它出生,已出生的就让它永远的活。

2.  作者的人生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3分)
作者的人生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上天给那些丑怪的生存。既然上天让它们生存,为什么不给它们换一个容貌。

3.  作者以木炭和曼陀罗为例子来说明什么?          (3分)
说明美和丑不能只看外表。

4.  第一段里,作者应用了说明修辞手法?试举一个例子。      (4分)
对比。
有些是美丽的,有些是丑陋的。
有些是欣欣向荣地生,有些是垂垂衰老地死。

5.  第三段里,作者应用了说明修辞手法?试举出一个例子。      (4分)
反问。
既然给它们生存,为什么不给它们换一个容貌?

6.  “有些是一问便遭到呵斥的”。              (2分)
上面句中的“呵斥”的正确拼音是
hē chì

7.  这个问号,在我的脑海里装了多年,没机会向上天责问,也没有遇着哲人。
上面句子中划线的词句,哪个是动宾短语?          (2分)
遇着哲人,没机会

8.  这就是对人生的第一个个问号。              (3分)
以上划线的词语是属于什么句子成分?
状语、宾语

9.  作者认为什么才属于美丽的生命?            (4分)
作者认为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而放散,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而牺牲,才算是美丽的生命。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走到那里便发现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象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刚进去时洞很狭窄,仅能容得 一个人通过;又朝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里面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及桑树、翠竹一类东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 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 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备酒杀鸡热情款待。村民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探问外界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 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小孩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此以后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界隔绝了。又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 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都十分感叹。其他的人也都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来款待。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回 去,桃花源中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人讲。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老路回去,一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就往见太守说了自己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去,寻找先前 所做的标记,结果竟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找到原来的道路。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生病 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的人了

学问与游历


学问与游历
译文
有人坐在井里看天空,说天很小,这并不是天空小,而是他所看见的范围小。夏天的虫没法和它谈冰,这并不是没有冰,而是因为它根本没有见过冰:  学问浅薄的人,  一生就像虫儿冬眠一样,伏居在穷乡僻壤,看到的和听到的都实在有限,遇事却偏喜欢凭自己的心意猜想,结果猜对的不过十分之一,不对的倒有十分之八九;这都是好像坐在井里看天,和夏天的虫谈冰一样。所以要想获得真实的知识和明确的见解,便必须重视游历。
    有人说,在书本里不是可以获取学问吗?当一个人独自住在小房间里,左边摆放着图表,右边堆满了书籍,这时无论宇宙多么广大,古今有多少奇迹,  只要靠着脑筋和精神的想像去理解,就仿佛亲自看到一般;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冒着霜露的侵袭,匆匆忙忙地在旅途中奔走呢?
    可是,他并不知道世界上的事物,单靠从书本中去探求,常常是不如亲身观察来得真切。只有获得了学问再靠游历帮助,这样才能使研究和实验互相启发。因此像苏东坡那样学问广博的人,还要在月夜泛舟之后,才能了解石钟的道理;像赵武灵王那样威武精明的人,也还要化装入秦,才能明白邻国的情况。世界上从来没有光凭空想假设,就可以获得事物的真相的。何况现代的学术一天比一天进步,世界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复杂,我们研讨事理,如果不事先下一番精密观察的功夫,便绝对无办法下正确的判断。像盲人摸着蜡烛,敲着铜柴,便说太阳的形状像龠,声音像钟,这就是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过太阳,  只凭自己的心意去胡乱猜测的原故。
那么,空谈学问,不去亲身经历体验,这种知识还是不可靠的,这样怎能谈得上什么发现或发明呢?不过话得说回来,学问这东西,毕竟是前人经验的累积,  同时又是游历之前必须预备的知识。一定要先有学问,然后对于当前的一切事物,才能辨别它们的是非。如果不是这样,走出门外一看,便会眼花缭乱,彷徨歧途,不知怎么办才好。哪些对于身心有益处;五花八门,到底什么应该抛弃,什么应该吸收;一定会对着那些林林总总的事物,不能作决定的了。所以要想收到游历的效果,首先便得储备学问,要想充实学问,游历就是重要的手段;  因为这两件事虽然有先后的程序,卸没有偏废的理由的。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译文
  河边长满青碧的春草,绵延不绝伸向远方。远方的亲人无从思念,昨晚在梦中同他相见。梦中他依偎在我身旁,醒来方知他仍远在他乡。他乡同我地不属一个郡县,何况亲人各奔一方行踪不定  ,哪能轻易见面。落了叶的桑树亦能感知冷风,未结冰的海水也能感知天寒。别人回到家里只顾自家欢聚,  谁肯来嘘一声寒问一声暖!忽然有客人从远方前来,带给我藏有书信的双鲤鱼;我叫来孩子赶快打开双鲤鱼,  中间是一封亲人写来的信 。伸腰跪着捧读来信,信中到底都说了些什么?信的前文劝说我要注意身体多进饮食  ;他会长久地把我思忆。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
《行行重行行》 译文
    你走啊走,走个不停,我与你依依离别,从此相距万里,天隔一方—道路险沮又漫长,谁知道什么时候能相见:北方的马儿依恋着北风,南方的鸟儿喜欢在南边的树枝上筑巢。你离我一天比一天远了,我的衣带一天比一天宽松。浮云遮蔽了白日,远行的游子不愿返乡。对你的思念之情使我日渐苍老,不知觉间岁暮将近;抛开那些令人烦恼的事情吧,不必再说,只盼你吃得饱些,并请多多保重。


黄生借书说


黄生借书说
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读啊。你 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 《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 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定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人家催着要,就忐忑不安地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  ‘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到他家去借,  ()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 ,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  因此,只要看 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  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  书籍买未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致白色的蠹虫和虫丝,  时常沾满了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 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既然如此,那 么是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 懂得(借到书的) 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 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会很快,我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沈云英传


沈云英传
译文
沈云英是沈至绪将军的女儿。将军做道州守备时,张献忠攻下武昌,经过洞庭湖转向西来,声势很大,不久,道州便被围攻。将军出营抗战,  不幸阵亡。那时沈云英只有十七岁,她对道州的人说:  “贼虽屡次打胜战,但是他们都是些乌合之众,用不着害怕。我虽是一个女子,耻与贼人共存,我为报父仇甩  而你们为保住家乡死,那么道州便得以保全了;这和向狂贼求饶,看自己妻子儿女做敌人的俘虏,两者相比较,哪种情况比较好呢?”众人附和她的看法,回答说:“好。”
开了城门,云英披着盔甲,骑着马冲出去,全城的人都一致奋起,拿着棍棒跟随她。直向前攻击贼兵。贼兵一见,惊骇得乱了阵脚。  由于出乎他们意料,他们自相践踏地奔
逃,于是道州解了围,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城里的人都穿着孝服,  帮助云英办理丧事:那时贼所经过的城市,大都不用攻打就沦陷了,只有沈云英父女以死来保全道州。郡守把这一次的战功上奏朝廷,皇帝下了诏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升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续任防守道州守备的职位。
    沈云英,是会稽人。她去世距令已有一百多年,道州人仍在麻滩地方建了祠堂祭祀她,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明末两个流寇四方窜扰,改朝换代。士时的士大夫都在刀兵威胁下喘息偷生,能不丧失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的,  真是太少了:秦良玉、沈云英等女流之辈,解下发簪耳环,一时奋起,便挫了贼人的锐气;忠勇的表观却从女子的身上激发出来,事情是那样稀手呀!难道在乱世里,使女性的阴柔与男性的阳刚气息都变得不正常。还是因为正义使然,使坚强之志不可夺,即使是出自平凡的女性也仍然如此。
    沈云英的事迹不见载入《明吏》,所以我特地为她写了这篇传记。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译文】
       我的母亲姓钟,年幼与几位兄长跟随祖父滋生公读书,十八岁嫁给我的父亲。当时我的父亲喜欢拿财物帮助人,分散给人家许多金钱,直到家中袋子箱子空空。过了 两年生下了我,家境越加衰落。经历过困苦贫穷,人所不能忍受时,我的母亲还是安适愉快没有一点愁苦的样子,亲戚和族人都抢着称赞她好。父亲因此能够再次游 历北方一带地区,而叫我的母亲同我到外祖父家里去依靠他们生活。
       我四岁时,母亲每天教几句四书的内容,苦恼于孩子年纪太小不能握住笔,就把竹枝刻成丝再折断它,弯曲成撇捺点画,合并成汉字,抱着我坐在膝盖上教我认字。 已经认会了以后,就把这个字拆开。每天教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着竹丝拼合所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完毕。到六岁时,才叫我执笔学习写字。外祖父家向来不 富足,好几年来闹饥荒收成很坏,生活更加窘迫贫乏。当时我的衣服鞋帽,都由母亲做出来。母亲善于纺织刺绣,凡是妇女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产品拿到市场 上,人们就争着购买这些物品;所以我没有出现过衣服破烂的样子。
       记得母亲教导我时,织带、搓绳、纺纱、缉麻线的工具,一起放在身旁,膝盖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腿上读书。母亲手中一边纺织,口中一边教我读书,读书的声音和 纺织的声音,相互交错在一起。儿稍有松懈,母亲就略打几下,随即又抱着儿流泪说:儿趁这时间不求学,我用什么见你父亲!”到半夜寒冷极了,母亲就坐在床 上,用被子盖住双腿,解开衣服用胸膛温暖儿的后背,同儿一起大声读书;读疲倦了,就在母亲的怀中睡着了。不久母亲摇着儿说:可以醒了。儿睁开眼看着母 亲的脸上,正泪水满面,儿也跟着流泪。过了一会儿,又叫我读书;鸡叫了,才能睡觉。几位姨妈曾对母亲说:妹妹只有一个儿子,何必如此?”母亲回答说:儿子多,也就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如果不贤能,妹妹靠谁呢?”
       我九岁时,母亲教我《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空闲时再抄录唐宋人的诗歌,教我将诗歌念出抑扬的声调。我每次生病,母亲就抱着我在屋子里来回地走动,未曾睡觉;稍微病愈,母亲就指着抄录在墙壁间的诗歌, 教儿小声吟唱来作为游戏。母亲有病,我就坐在枕边不离开。母亲看着我,无言的悲伤就油然而生。我也无比凄楚依恋,曾问道:母亲有忧愁吗?”母亲说:是 的!”那么怎样解除忧愁呢?”母亲说:儿能背诵所读的书,这就可以消除了。我读书发出琅琅的响声。母亲微笑着说:病差不多痊愈了。从此母亲有病, 我就拿着书在一旁诵读,而母亲的病就能痊愈。
       十岁那年父亲回来。父亲每次判决重要案件,母亲就手拉着我站在审判官的座位前说:希望要记住这个孩子!”父亲屡屡点头,表示同意。父亲在旅居的寓所,督 促我学习很紧;读书稍有懈怠,他就发怒不理睬我,好几天不说一句话,我的母亲流着眼泪打我,令我跪着读书直到读熟才停止。所以我不能荒废在玩耍中,而母亲 的管教也越加严格。
       又过了十年南归,择居在鄱阳。己巳年,南昌有位老画师游历鄱阳,能描绘人的形状像貌。我请他替母亲画一张肖像,于是向母亲请示,并且问道:母亲用什么游 戏取乐,就当把画像作为娱乐。母亲神情严肃地说:!  自从做了蒋家的媳妇,常常把没赶上给公婆侍奉饮食、洗涮作为遗憾;生活在忧患哀恸之间的几十年里,共经历了哭父,哭母,哭儿,哭女儿夭折的痛苦,现在又哭 失去丈夫了。未亡人只差一死罢了。还有什么乐事可为!”我跪下说:即使这样,母亲心里有什么喜爱而尚未如愿的,请寄托在这幅图里也该可以吧?”母亲说:假如我几和你的媳妇能够习惯于勤劳,不就好了吗?夜间在织机声中教儿读书,我的心愿满足了,别的还有什么快乐呢?”我于是转身对画家说,就画秋夜的景 象:厅堂四面敞开,一盏灯的灯光明亮,高高的梧桐稀稀落落,树影映落在屋檐边的地方。厅堂中摆着一架织机,画我的母亲坐着织布,我的妻子握着纺车坐在母亲 的身旁;屋檐下横放着一张桌几,亮烛自照,靠着彩画装饰的栏干而读书的,就是我自己。台阶下有一座假山,陈列在台阶上的花草盆兰,草木茂盛互相靠拢,在微 风凉月中颤动摇曳。画中一个小男孩正蹲在树根旁捕捉蟋蟀玩耍。
       像画好以后,母亲看了很高兴。我认真地按照母亲生平勤劳的事迹,为她写了这样一篇概略的记叙


卓还来殉难记


卓还来殉难记
译文
起初,日本盗匪侵略南洋的时候,军队作战非常迅速,没有几个月,所有的大城市都被日军攻陷。原任中国驻三打根领事卓还来博士,在日本盗匪登陆以后,独自静坐在领事馆。他心志安定,态度镇静,而且悬挂在领事馆楼阁的国旗,还在天空中飘扬。
当卓还来博士被日军捉拿到时,日军强迫他交出领事馆中的文书,卓还来指着火烧后所剩欲的灰烬说:“都在这里,都在这里。”日本军非常憎恨他。
随即1942年九月间,卓还来被押送到古晋,拘执在郊外的俘虏营。营地约十余亩阔,有数十间的扣留房,北婆罗洲各地外籍的俘虏,大约有千人,都群集囚禁在这里。
卓还来领事在军营中,吃的是稠粥,粗劣的食物,亲自洗衣,又被送到附近的草场,种植豆和菜。因此,卓还来变得面容枯槁,脸黄肌瘦,面容憔悴,颈项也显得很长。当地的华人,总是设法私下给他食物,原来在1941年春,卓还来奉命出巡古晋时,深受同胞的爱戴。
卓还来被俘虏的时候,受尽了酷刑。日军强迫他接受命令,出来领导侨胞,拥护汪精卫的政府,和日本军合作,这些都被卓还来坚决地拒绝了。
19441月,英国籍军曹俘虏百多人,被扣押到石角路伐木焚山。有一个叫丁道尧的同胞,因为他的家靠近那个地方,时常遇见军曹,日子久了便熟得无拘无束。有一天,军曹私下递一封信给丁道尧,原来是卓还来领事所写的信。信的内容大意是希望他能按时提供战争的消息给他,并约定好了在某个地窖中,丁道尧答应了卓还来的要求,但在那个时候所有的收音机早已被日军劫走了,只有日军所办的《久镇日报》一种而已。像这样秘密往来,经过几个月,后来被汉奸告密,丁道尧被逮捕。他被日军用小木扎五指,施以酷刑,以迫他招供事情的本末。卓还来领事与八个英国人也先后被拘禁。日军的首领指责卓还来时,声色都很严厉:“今天重庆政府将要倒台,英国和美国也一蹶不振,你还不跟随日本皇军,始终忠于你的国家吗?”卓还来侃侃而回答:“我相信盟军最后将一定获得胜利,日本投降的日子不久就可以到来。《久镇日报》是敌人所办的报纸,但是字里行间,也常常流露出日本战败的消息,丁道尧偷偷私下递送新闻过来,每次我都将新闻翻译成英文,以传送给盟友们阅读。”敌人对他更加痛恨,于是卓还来被押送到亚庇总部,不久便将他杀了。
胜利以后,终于在根地咬找到他的忠骨,在19476月初,以厚礼将他埋葬,并且为他设立了忠烈祠。

念奴娇


念奴娇
译文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
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
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
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 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
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